核心提示: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,这是上苍对人类的公平!面对这仅有一次的生命,我们当如何处置?这是个值得一探究竟的问题。 有人说,人生苦短,当及时行乐,这种人好逸恶劳,就像臧老说的“有的人活着/他已经死...

有人说,人生苦短,当及时行乐,这种人好逸恶劳,就像臧老说的“有的人活着/他已经死了”不值得研究;
又有一些人面对仅有一次的生命心生不舍,练丹寻药,成天做着“不老梦”妄图长生,最后总逃不了无常的枷锁,含恨而终,也没有多少研究头儿;
还有一些人,乐天但不安命,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无限的人生价值,对自己而言过的充实,对人类而言留下财富,最终可谓死得其所;
毋庸置疑,这第三种人生是最有意义的,这种人乐观豁达,既不屈服也不妄动,真正饯行着循天行道,尽我所能,做我能做的,正视生命而不抱怨苦短人生。
其实,生命的长短,不仅仅取决于寿命的高低,而要看它的充实度,充实的人生即使未必长寿但也必是“高寿”;虚浮的人生即便能活百岁那也只是虚度。人活着就要能做点事,做点对自己、对社会、对人类有意义的事,同时也要对生命有敬畏感但不是畏惧感。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惜生命,珍惜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,而不致虚耗或者因挫轻生。
寿命的长短我们无法驾驭,唯一能把握的便是利用有生之年增加生命的厚实度,莫教此生虚度!